荆楚网(湖北日报)(通讯员:赵雪竹、石宝)为系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责任意识、文明素养和能力,营造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襄阳磁器街小学于11月12日正式启动“捡、放、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一步步养成良好品格。
此次推出的“拾、放、拾”三字指引,据说具体、细微差别明确、方向明确。 “一藏”注重整理和收纳,要求学生课前课后迅速整理个人物品,将书籍放在课桌的“左上角”,同时灌输起立敬礼的课堂礼仪,培养学生的组织意识和对老师的尊重。这“第二安置”强调回归和恢复。基本原则是下课后将东西放回原位,起床时轻轻放下凳子,并有意识地清除桌子上的垃圾。通过这一系列规定的行动,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对公共环境的责任意识得到加强。 “三捡”秉承主动弯腰的精神,鼓励学生将捡垃圾的习惯不仅推广到座位周围,而且从教室扩展到整个校园,从而增强个人礼貌和环保意识。
学校负责人表示,“捡起来、收起来、捡起来”活动不是临时性的,而是将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德育举措持续下去。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襄阳磁器街小学少先队将组织不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流动红旗和文明课评比中。建立评价和评价体系,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学校表示,教育在细节,成长在行动。通过“捡、放、捡”等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教育活动,让文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文明之花最终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绽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