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湖北日报)讯(记者林珊通讯员李雪)家国情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 9月至10月,江夏区锦绣学校借国庆、中秋、十九节三大节日之际,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月”活动。本次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多方位实践”为核心,通过拍摄国旗、创作字画、岗位培训、诵读经典等活动,将民族观念和美德教育转化为学生能感受、能触摸、能参与的生活实践。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将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心。
学校在国庆节主题演讲,活跃节日气氛滞后的“庆山河月圆”和黑板报“双节庆新学期”。在“与国旗合影,向祖国告白”摄影征集活动中,一年级的小学生们寻找身边的国旗,用相机与国旗同框记录下这一瞬间,传达了孩子们对祖国的朴素情感。校长夏世高表示,此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富强、家庭安宁”之间的深刻联系。有学生感叹:“我意识到,认真听课、帮助家长做家务,都是爱国的小举动。”其理念是将家国情怀的伟大愿望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动。
除了录像之外,学生们还用笔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帕特里“画雄伟山河,唤起家国情怀”书法书画评选活动,不少高中生提交了作品。书法作品大气磅礴、流畅,绘画描绘了中国长城、故宫等国家象征。评审团从题材适宜性、艺术表现力、情感感染力三个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书画类一等奖2名、二等奖各4名、三等奖各8名。评委们评价这些作品就像“写给国家的情书”,艺术是传递国家感情的一种手段。
教育月期间还将举办实践活动。 “了解中秋节的意义,享受工作的快乐”假期期间的工作实践活动鼓励工作参与,例如为中秋制作月饼,为校友聚会准备饭菜,用照片记录过程,促进文化遗产和劳动教育。这是一个结合。
活动月末,以“韵律优雅朗诵重九,诵读经典”为主题的重九经典诵读活动,完成了一系列教育。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参加了在学校礼堂举行的歌唱活动。活动分为个人朗读《中国韵律颂》和集体朗读《共鸣优雅集ia》两个部分。学生们朗读了《纪念9月9日山东兄弟》等经典诗词以及尊老的原创和精选文章。评分标准包括主题恰当性、语言表达、形式创造力和台风图像。
夏潮校长向学校发来信息参加仪式的学生们不仅要背诵经典,还要践行“尊老、爱老、助老”的美德。学校将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希望引导学生把家国情怀作为成长的精神基础,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一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