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 8 日是第 26 届年度记者节。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统计,目前全国持有有效记者证的记者超过23万。他们用镜头捕捉时代的变迁,用笔墨记录社会的方方面面,用负责任的坚守真理,用情感书写时代的温度。
回顾历史,中国新闻工作者始终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从萧飘平“新闻之魂要沉静活跃于理性世界,陶冶人的情感境界”的庄严誓言,到范长江对“中国西北角”社会的深刻憧憬。从邹涛芬“永远站在公众的立场”的办报理念,到穆青的“县委书记肖雨柔”,时代的动人之声。
这些工作的专业精神前人一生践行的唯物主义精神继续激励着他们的后人。
2025年,面对国内外重大事件、人物和现象,记者将以深刻的思想、多元的视角、创新的表达方式,生动记录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从全球视野传递中国立场和声音。
两次全国会议全程见证了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历史启示未来。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传递了时代团结合作的强烈信息。世界妇女峰会传达了推进妇女事业的新愿景。
XWestern ia陵墓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文明密码被破解。 “独处三号”发布,揭示科技进步。推进免费幼儿教育,传递人民生活温暖。亚冬会的场馆定格了战斗的瞬间。
在国际冲突的前线,我们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在缅甸地震灾区,中国救援队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关税谈判中,我们帮助公众了解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
在每个媒体时代,记者的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收集工具从纸、笔、相机到电脑、手机、无人机,我们的书籍和写作工具不断更新。媒体日趋多元化,从报纸、广播、电视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
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新闻的初衷始终如一:探寻真相、捍卫理性、伸张正义。
我会时不时写文章时间。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新闻工作者不断前行,记录时代发展的一切。
今天的新闻将成为明天的故事。记者记录下的每一个瞬间,都将成为这个时代最真实的注脚。
让我们一起走向光明吧!让我们继续以笔为载体,承载时代新声音,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这个职业的荣誉和责任始终落在国家和人民身上。
记者节快乐!